本篇文章1726字,读完约4分钟

为了回应评论家叶檀

对中央企业国王的舆论谴责,国资委发表了“市场论”。

3月17日,《新京报》报道,国资委信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4万亿美元的政府投资一分也没有流入楼市”,央企投入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不是来自4万亿美元的政府投资。 关于国资委近期是否出台进一步规范央企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国资委一位专家表示,“挂牌出让土地是政府快速发展房地产的政策,国资委出台禁令限制房地产投资也没有相关法律依据。”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国资委官员表示,央企完全遵循土地转让制度等规则,整体上央企土地储备不多。

4兆美元是否流入楼市? 3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称,《查勘移送解决书》文件显示,上海江桥城建投资有限企业以京沪高铁的名义获得银行贷款20亿元,其中13.2亿元用于土地开发等无关项目。 就连京沪高铁防守这么严密的项目,有时也会借重名义获得贷款。 当然,没有其他事吗?

同时,什么是自有资金? 例如,如果中央企业获得20亿投资,本打算投入项目的资金就可以投入房地产。 自我资金投入只不过是获取廉价社会资金的委婉说法。 截至2009年12月10日,当年17家房企与银行签订了信用合同,信用总额近4000亿元,对央企的信用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是自有资金还是信贷扩张的产物? 玩这样的数据游戏,有意义吗? 同样在3月17日,《中国公司家》杂志报道,一家央企房地产公司的内部人员明确表示,集团制定的2009年土地购置计划需要花上几亿美元,但得不到好土地,只要有好土地就可以全部得到 这和笔者从某大公司得知的消息一样。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主业、副业的分离是国资委成立的初衷之一,也是中央企业重组的重要意义。 国资委曾建议中央公司进一步向有关国家集中在民生重要领域和重要行业。 国资委表示,“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主要包括国防军工、石化、电网电力、电信、民航、航运、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 2004年,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央公司房地产业重组若干事项的通报》,中房集团、保利集团等14家房企相继被国资委指定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中央企业,重组其他非房地产主业中央企业的房地产业务。 中国建筑工程总企业、招商局集团有限企业、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企业、中国保利(集团)企业、华侨城集团企业等5家公司成为国资委推荐的整合中央公司房地产资源的载体和平台。 现在的国资委和2004年的国资委有什么本质不同?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2007年正好是楼市大牛市,国资委多次重申,要掌握“管理者”的权力,严格控制央企用于股票、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流向。 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楼市低迷,国资委以“出资人”的姿态,不惜价格推进房地产央企整合重组——可见国资委完全有权力主导央企收购重组。

目前,中央企业的7成以上进入楼市。 根据国资委的资料,中央直属公司中,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公司达100多家,据粗略统计,房地产资产超过1800亿元,这算是主副分离吗? 房地产不仅与地方财政,还与中央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经济是变得更安全了,还是更危险了? 如果发生美国那样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应该去哪里?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整体而言,中央企业的土地储备少,意味着2009年以前从市场上吸引竞争的土地少。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改革价格大多是国有扭曲的土地,目前中央企业拥有的土地资源不少。 目前,央企进入招商市场是异军突起。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09年成交总额前10位的地块中,国有企业独占8席,成交大厦地价前10位的公司中,同样有8席被国有企业占有。 在2007年的总额和单价“地王”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比为3:7和4:6。

“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央企进入房地产市场是真实的市场行为吗? 可能不一定是这样。 市场行为是以竞争环境的公平为前提的,当央企获得了大部分社会资源时,央企谈起市场就会一笑置之。 说白了,央企大王证明央企获得的廉价资金太多,上缴红利太少,在有价值的附加值压力下口渴。

请根据需要转载到“每日经济信息”上。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61283003深圳: 0755-33203568成都: 028-86516388

标题:“叶檀:再谈4万亿没有一分钱进楼市的荒谬之处”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