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2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记者王霞从上海出发

美国彩妆企业品牌露华浓和皇家旗下企业品牌尼尔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国内洋企业品牌的现状尤为引人注目。

日前,记者了解到,日本化巨头联合利华旗下大众企业品牌旁的销售渠道从专柜销售“降格”为货架销售,部分屈臣氏卖场面临着跌宕的困境。 因此,旁氏是否退出市场也备受市场预期。

对此,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昨日( 1月14日)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旁氏不会退出市场,目前只需进行渠道调整,首要是加强商超渠道上的特点。 “可能会在大商场的柜台收缩,但即使是很小的超市也以货架陈列为主。 ”

联合利华方面表示旁氏目前销售良好,但在业界看来,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宣传和推广,旁氏的市场销售已经远远不如几年前,渠道调整可能是不得已的。

很多旁氏专柜被拆除了/

据《北京商报》报道,目前许多卖场的旁氏专柜已被撤掉,产品也通过一点渠道面临退换。 另外,也有消息称,旁氏日前在南京召开的渠道商务会议上决定撤掉全国所有的ka卖场和专卖店柜台。

“我们和尼尔的方法本质上不同。 ”曾锡文告诉记者,相关渠道环节的撤出并不意味着旁氏将退出市场。 最近,旁氏还推出了相关新产品、新广告,企业目前正在对旁氏企业的品牌进行渠道调整,强化其在商超渠道上的特点。 “我们在商超路线上非常有特点。 这是因为将旁氏调整为以商超企业品牌为主。 ”

从曾锡文的表现来看,旁氏不会退出市场,但进行战术调整和渠道收缩可能是不争的事实。 旁氏的销售渠道被“降格”为专柜销售。

记者了解到,1988年,旁氏企业品牌及其旗舰产品霜一起进入中国。 此后,旁氏在中国拥有基础护肤系列、美白系列、抗老化系列、防晒系列等多种系列产品。

通道收缩或“不得已”

日前发现,中国顾客对护肤品的诉求剧增,旁氏借机赢得了不少市场份额。 同时,借助在中国的业务,特别是化妆品市场的强势,联合利华选择了旁氏作为2008年第一个用大钱做的企业品牌,定位为中高级产品。

关于旁氏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四川省绵阳市化妆品代理商联合会秘书长李涛在接受《每日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的成绩非常差,几乎处于“三遗”的状态。 是顾客的遗忘、零售商的遗弃、代理商的遗憾。

“该企业品牌无能为力,缺乏宣传和推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被客户遗忘的状态。 ”李涛说:“被顾客遗忘的结果是市场不顺利,被零售商抛弃了。”

国内化妆品专家冯建军告诉记者,旁氏2005~2006年卖得很好,但这几年很少卖,年销售额可能也只有2亿~3亿元。

关于联合利华所说的调整,李涛认为调整路线是完全不得已的。 “没办法。 不能通过其他途径生活。 只能撤回到商超。 ”

“这个企业品牌在专卖店的渠道上几乎消失了,只能在屈臣氏和一点点的超市看到。 ”李涛告诉记者,“联合利华目前对这个企业品牌也不感兴趣,很少看宣传和广告。”

本土日本化企业品牌的崛起/

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日本化大公司都在调整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据联合利华介绍,此前企业宣布裁员2000人,中国区没有大规模裁员,但也有人员参与调整的罗雷亚尔将部分大众企业品牌直接撤出中国市场。 最近,日本化大公司宝洁的一位内部人士和记者表示,企业最近也面临裁员,可能有裁员等现象。

此前,美国化妆品巨头雅芳公布的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7%。

业界认为,近年来,外资日本化大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高增长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业绩下降的不自然,国际日本化企业品牌垄断中国市场的时代正在远离。

“国内企业品牌在这几年崛起,直接与跨国企业品牌竞争,特别是在大众化妆品和日本化产品方面。 ”一位日本化领域的人对记者说,在高端企业的品牌方面以外资为主。

尽管如此,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仍然是外资不愿放弃的肥肉,外资企业品牌的收缩可能意味着集中力量快速发展特色渠道和企业品牌。 皇家称,企业停止尼尔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是为了集中特色力量,使米宝莲和皇家巴黎迅速发展。

标题:“旁氏回归商超渠道 联合利华称不会退出市场”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