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5字,读完约2分钟

企业客户、普通投资者蔡阿姨的来信说:

1995年,我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了我的炒股之路。 我不记得那之后买了什么股票,总之换了很多股票。 换啊换啊,买啊,买啊,拆啊卖啊……这样折腾了十几年,既没有钱也没有钱。 累了。

2006年,我有时看报纸,基金说有专门的投资团队会帮助你理财。 之后,他在中央电视台的经济频道上说:“你不理财。 财产无视你。 ”我听到了这样的口号。 我开始买基金。 听朋友说买了一点。 虽然也没有放弃股票,但渐渐地基金一点一点地买了。

2007年,股票上涨基金也有所上升,但截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上证指数从6000点以上下跌到1000点以上,我又深陷其中。 2009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股票的进出也不顺利,放弃了。 基金也比最好的时候下降了一点。 有一天,我粗略计算了股票和基金的结算。 股票经常上涨的时候确实赚了不少,但是碰到市场差距也亏了,手里剩下的已经亏了七七八八八。

“从股民到基民”

基金从2006年初开始买入,虽然不同的基金也纷纷倒下,但总额仍很清晰,合计比最初的投入上涨了两倍以上。 专业不同。 我今后投资要依靠基金专家。 (信原文有整编、削减,基金投资范围为2006年初至2009年底()/br/)/br/) )首次进入股市,投资基金。 蔡阿姨的投资经验可能比其他中国投资者简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投资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加深了对“财富”的理解。 与喜欢储蓄的家庭相比,当时毅然下海经商的人们,可能很早就享受到了财务自由,但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从股民到基民”

30年过去了。 我们面临着越来越成熟的市场,更加成熟的法律监管环境,以及同样成熟中的市场参与者。 现在开设自己实业的还有很多钱吗? 现在成为普通的投资者,投资股票也能积累第一桶金吗? 未必如此。

(摘自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书《成为合理的投资者》,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因为有市场风险,所以投资必须慎重。

周婷婷整理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报社。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报社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联系电话号码: 021-60900099转688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

标题:“从股民到基民”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