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3字,读完约3分钟

 

即使不规范基金子企业快速发展的“紧巴巴诅咒”,基金行业激增带来的后遗症也逐渐被业内人士所认知。 最近,个别基金子公司发布的关于产品风险的公告,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基金子公司业务的担忧。 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许多基金子公司已经逐步缩小类信托类业务。

井喷式迅速发展隐忧

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基金的子公司实现了高速扩张。 数据显示,目前60多家基金子公司共注册资本32.13亿元,平均4795万元,比1.38万亿元的管理资产高出429倍。 业内人士表示,一旦信用风险爆发,以基金附属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兑付是无法了结的。

在这1.38万亿元的管理资产规模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渠道业务”,但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金融同业业务的实务操作中大量存在“提现协议”,一旦发生挤兑危机,就有可能发生责任认定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信托和类信托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兑付已进入多事之秋,这已成为行业基本共识。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许多行业人士开始反思基金子企业井喷式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和风险。

“部分基金子企业收缩类信托业务”

在某些行业的人看来,基金子企业发生挤兑危机的概率尤其高于信托。 在项目选择上,基金子企业成立较晚,没有多少话语权,且急于高速发展。 这是因为被选为信托接受了很多剩下的项目。

在这种背景下,近期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企业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其中确定不得开展资金池义务,不得通过“一对多”专家开展通道业务

“曲线超车”挑战

近年来,由于a股市场低迷,基金企业急于寻找新的蓝海,基金子公司的类信托业务成为“诺亚方舟”。 大力发展子企业业务,曾经成为中小基金企业特别是新基金企业谋求“突围”的比较有效的路径。 一点点的企业也确实借此实现了理财规模的飞跃,造福了企业。 但是,随着子企业业务风险的暴露,这条“弯道超车”路径能否顺利实现,成为摆在工作者面前的一大疑问。

“部分基金子企业收缩类信托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企业的特点在于掌握市场风险和管理标准化资产,在信用风险管理和非标准资产的创立方面缺乏经验。 这是因为容忍子公司无限制的快速发展类信托业务肯定会为自己埋地雷。

事实上,在上述通知发出前后,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许多基金子公司已经开始逐步缩小类信托类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以子企业业务为快速发展重点的基金企业,在未来一个阶段需要积极调整方向做出应对,快速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但这一调整有利于领域的长期健康和快速发展。

标题:“部分基金子企业收缩类信托业务”

地址:http://www.sunmeltd.com/sdcjks/809.html